首页 / 法律资讯

凝心聚力促就业,,砥砺前行惠民生——2023年上半年全市就业劳务和人才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甘肃

       今年以来,全市就业、劳务和人才服务机构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强省会”行动战略,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

    一、优化公共服务强举措,织密就业稳岗“保障网”

       认真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结合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事项,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由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开展“到一线、走基层、访企业”大走访大调研行动。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答疑解惑、指导改进,另一方面换位思考,站在基层角度找问题,研究分析、归纳梳理,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研究制定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一是夯实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在强基层、强基础、强基本能力上持续用力,不断优化完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服务窗口建设,配强人员力量,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制度,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夯实民生“压舱石”。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595人。红古区就业服务中心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专网、有保障”和“统一窗口布局、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设备配置、统一服务事项、统一办事流程”的要求,标准化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以小区党员阵地、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发挥驻守干部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岗位对接、就业帮扶等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开展政策宣传宣讲477场次,走访就业困难人员5952人次,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15283个,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19333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949人。西固区就业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就业精准帮扶,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不再困难。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采取“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的形式,做好线上、线下招聘,组织开展了“黄河之滨也很美”大型人才交流会、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招聘月、民营企业招聘月、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等一系列招聘服务活动。截至6月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86场,为10809家企业发布用工岗位17.54万条次,求职登记9.94万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4.13万次,职业介绍成功1.11万人,累计举办直播带岗、入企探岗活动426场,在线推介4356家企业的37902个岗位,观看量达到488万人次。四是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树立实干导向,扎实履职尽责,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通过上门走访、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用工指导、现场解答等方式,走访中小微企业285家,全面宣传甘肃省稳就业惠企利民政策和兰州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对属于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当场安排专人对接处理,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统一收集整理报上级部门协调处理,帮助企业的解决生存发展困难。

    二、助力创业创新强保障,锻造创业平台“助推器”

       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创业扶持举措,有力推动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是深化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印发了《兰州市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从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创业政策扶持、金融产品助力、创业载体筑巢、灵活就业支持等八方面提出详细举措,提升重点群体创业创新能力,最大限度释放创业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培育扶持创业孵化平台稳定发展。加大对各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资金扶持、业务指导、考核评估和资金审计力度,积极培育功能设施全、孵化作用强的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构建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布局合理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省级27家,市级43家,为2227家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带动就业16110人。三是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创业创新活动。举办了以“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创业创新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兰州市2023文创发展大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兰为文创发展把脉指路。参与举办各领域各行业创业类活动10余场,累计培育认定“新锐创客”1600余人,创业新秀160余人。四是加大创业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和陇原惠岗贷的宣传发放,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2亿元,吸纳带动就业1251人,为292户中小微企业发放“陇原惠岗贷”6.83亿元,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精准发力扩大就业容量,深耕青年就业“基本盘”

       一是“政校携手”服务高校毕业生。与在兰高校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机制,每年由市人社局分管领导带队,对在兰高校开展多次对接走访,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四所高校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合作共促协议》,试点设立了“兰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从8个方面(建立就业创业服务阵地、建立人岗供需对接匹配平台、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讲坛、开展政校企互访对接交流活动、开展实习见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开展政策性就业促进活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合作共建创业孵化平台)协同合作,共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2022届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826人,已就业8189人。二是做实专项活动拓宽政策知晓率。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就业扬帆政策护航”等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全市深入高校开展政策宣讲113场次、专场校园招聘26场次、创业服务53场次、就业指导35场次。三是持续推进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对接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科研项目,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见习岗位信息,及时在见习服务专区发布,帮助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匹配适合的见习岗位,指导用人单位及时申请见习补贴,享受优惠见习政策。今年以来,新认定见习单位46家,募集见习岗位1486个,新增见习697人。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扩大就业见习规模,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为创业就业提供政策保障,更好地实现创业就业。四是进一步加强窗口服务水平。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人事档案托管,初、中级职称评定,党组织关系接转等人事代理服务。

    四、健全输转体系强服务,打好劳务输转“组合拳”

       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战略举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截至6月底,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3.13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33亿元,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6.2379万人。一是多措并举强化组织输转。通过“春风行动”送岗位下乡、就业服务大篷车、“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活动等方式,广泛提供“131”服务,建立市内县区劳务协作机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1281人,对外地工人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2869人次。七里河区探索“就业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动力”的劳务输转模式,帮助有意向劳动力选择合适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走深走实。邀请天津等地优质用工企业到对口县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共组织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34场次,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就业6688人。三是动态管理发挥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载体作用。严格按照转型认定条件,通过“转型发展一批、支持新建一批、有序退出一批”的方式,加强动态管理,全市现有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92家,其中乡村就业工厂42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50家,共吸纳就业1564人,其中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887人。四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创建扶持工作,目前全市共培育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3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15家、市级4家,带动就业3263人。皋兰县就业服务中心按照“一镇一基地”的思路,培育打造3家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邀请天津规划师指导提升什川镇上车村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并培育申报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五是铸造品牌,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持续打造“兰州拉面师”“永登苦水玫瑰农艺工”省级劳务品牌,今年重点培育打造“兰州巧手百合”。发掘树立“永登苦水玫瑰农艺工”施孝昌、“榆中高原夏菜农艺工”谈应勇、“兰州巧手百合”米生禄为我市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下一步,全市就业、劳务和人才服务机构将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时代就业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要牢牢抓住全国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和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重要契机,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促进成效转化,推动我市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制度更加规范、方式更加便捷、手段更加智能、成效更加明显,探索发掘出一批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经验,营造出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在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新突破,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甘肃

文章来源:兰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